小人物大情怀

说起李白,大家都不陌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但相对于李杜诗篇,我更喜欢边塞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男女老少对他们的诗朗朗上口,而最近有关于李白的一部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电影通过高适暮年的视角,回忆他与李白的一生,同时掠过杜甫、王维等历史人物的境遇。

在这部作品中,课本上的历史人物仿佛活了过来。从鲜衣怒马的少年到郁郁不得志的中年,再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暮年,观众见证他们一生的起伏,也共情他们的理想与现实。说起诗,我们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常常想到的是李白,是杜甫,是王维......我眼中看到更多的是高适。以往学过的课本里,边塞诗的代表人一笔带过,电影中,我却看到了一个人一生的国家情怀。他对诗文没有太多执念,他一生都想要让高家枪法驰骋疆场,上阵杀敌,前半生入仕无门,后半生逢安史之乱。看到写着高字的旗帜飘扬在江面的时候,我有些激动,我甚至庆幸这乱世,终能使他有一番作为。在那个人才济济的时代,他始终坚守着与李白的一年之约,与哥舒翰的十年之约。

从前不懂诗中意,懂时已是中年人。从青葱少年到白发苍苍,看完他们的经历更加知何谓行路难。高适出身不错,比不过杜甫至少也比李白强,不过高适在二十岁之前确实毫无名气,因此《长安三万里》虚构了高适不会读书甚至还有口吃的毛病,这种虚构对高适的形象没有贬损反而是提升,虽行路难,但仍可挂云帆济沧海。

当然,高适和李白的交往也没有《长安三万里》那么多,历史上高适是在四十多岁才在梁园同时见到李白和杜甫,此时虽然三个人在事业上都没有什么建树,但在作诗上都互相

知晓对方,李白当时已经是名人,杜甫则是李白的迷弟,高适在诗坛也颇有名气。因此,《长安三万里》剧组虚构了高适和李白从二十多岁到三十多岁的多次相遇,李白去黄鹤楼看崔颢的诗应该是和杜甫一起去的,也都改成了高适。至于李白和高适营救郭子仪,则是在小说基础上又增加了高适。虽然《长安三万里》给高适加了很多戏份,也美化了不少,但高适的总体形象还是符合历史记载的,那就是稳健且有能力。首先,高适不像李白杜甫那样有钱就到处旅游到处花,他和李白一样也曾到处干谒求官,也曾像杜甫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不幸落第,也曾到四十多岁还一事无成碌碌无为。但高适一直在厚积薄发,每当人生碰壁他都回到梁园继续潜心苦读,虽然在江湖上也有名气,但他并不经常利用这种名气去投机。其次,高适很有能力,他四十九岁投奔哥舒翰,五十二岁官拜左拾遗,五十三岁跟随唐玄宗入蜀,论起来,他的机会比李白杜甫要晚,但他即使人在玄宗身边依然能够得到唐肃宗的信任,还是因为他的稳健和不俗能力。高适人生最大的功绩是平定永王李璘之乱和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有点儿不幸的是,他在永王李璘那里俘虏了曾经的好朋友李白。

用程元振的嘴说出高适营救李白的秘密,这个美化其实有些过了,以程元振的秉性,他要是知道高适秘密营救李白,那高适就危险了。高适之所以不救李白甚至铁面无情,完全是一种稳健的自保,在安史之乱和唐玄宗唐肃宗那个时代,一旦失去信任,高适的前途也就完了。杜甫就是因为拎不清形势得罪了唐肃宗被贬,失去了一切机会。

事实上,高适并没有因为杜甫得罪过唐肃宗就不和他来往,相反他当彭州刺史时还曾特意到草堂看望杜甫,还送去了杜甫家最缺的食物。高适不救李白还是因为李白的罪过太大也太敏感,当然,这何尝不是李白自己作死。

高适以接近半百的岁数从一个机要秘书做起,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为国家立下大功,个人也被封为县侯,成为唐代诗人最达者,这和他的卓越能力、清醒头脑以及稳健的作风是分不开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同样是怀才不遇,李白的态度是一边到处求官一边说“老子不在乎”,杜甫的态度是一边到处求官一边说“你们把天下搞坏了,老子很心痛”。高适则不然,他写《别董大》时四十多岁,在古代已经算老夫了,但他对董庭兰说的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但高适每一次的激励都和李白有关,不是只有春风化雨,嘘寒问暖这一种朋友,李白这样自信洒脱,三次激励高适,“高兄,你心中的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天”,为此还为高适专门写了一首诗。不管真实的李白高适是什么样子,我们都是普通人,观影看到的不能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影片中体现的坚持和恒心。

用豪迈的语言抒发心中的愤懑,不仅是对友人更是对自己的激励,比起李白杜甫来,高适其实更像很多努力一直为之付出准备的普通人,才是最接地气的我们,不论是在盛唐还是在乱世,不论是落魄还是得志,他都能始终如一,不忘初心,这样一位对生活、对事业、对人生充满积极向上精神的高适,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远程银行中心(石家庄) 赵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