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第二批主题教育这门“必修课”

主题教育从第一批转入第二批,是一场接力赛,也是一个整体,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总的要求与第一批是一致的。要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聚焦“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修好第二批主题教育这门“必修课”。

立足实际走“实”,学以致用“接地气”。第二批主题教育地域差距大、行业差别大是突出特点,如果不结合所处地域和单位实际制定方案,进一步细化措施,细化责任,明确思路和工作重点,那么可能会出现无从下手,不知道要抓什么、怎么抓的情况。开展主题教育就要下足“真功夫”,练就“实本领”,在走深走实上发扬“钉钉子”精神,不弄通弄懂誓不罢休。要把主题教育与行业部门有机结合起来,让主题教育融入到具体工作中。要运用鲜活语言,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高深的道理浅显化,尽量用“接地气”的大白话,少一些“阳春白雪”,多一些“下里巴人”,让主题教育形式成为传播党的“好声音”的“传声筒”,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明确受众目标,坚持党员干部在哪里,主题教育就要开展到哪里,既要深入机关大楼、党校课堂,也要走进农村庭院、工厂车间,广泛凝聚高校学生、社区居民、干部职工等党员干部群体,精准问需,按需施策,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落实落地。

创新形式走“新”,激发热情“有生气”。第二批主题教育作为第一批的延续和深化,总结吸收第一批主题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既是会议要求又是必要举措。如果直接将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方案直接套用,导致前后“一个样”,就难免使其沦为走过场的教育。如果仅仅照本宣科、填鸭教学,难免让人食之无味,背离开展主题教育的初衷,让广大党员干部失去学习兴趣。各级党组织要在形式、内容上有所创新,在成效上有所深化,让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不仅“引人入胜”,而且更加“回味无穷”。主题教育形式上更要彰显“多样性”,但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以新颖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将单向灌输变为互动式沉浸体验,提高党员干部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内容要突出“针对性”,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深入党员干部一线,掌握一手资料,推行“点单式”教学和“订单式”培训,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主题教育同工作实际相结合,与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相结合,切实增强现实感。

组织范围走“广”,全民参与“聚人气”。第二批主题教育参与对象更宽泛,党员年龄、文化程度及个性需求差异较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优势,为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聚拢“人气”。首先,要完善线下阵地建设,在基层广泛开展“基层小课堂”,将主题教育覆盖到家门口、田地头,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能武装新理论、指导新实践。加强培训教学,探索观摩式、体验式新载体建设,让“线下”培训教学“不走样”也能更具仪式感。另外,要开拓线上平台渠道,整合平台资源及网络优势,推进主题教育线上教育一体化建设,完善学用功能,从“线下课堂”到“掌上课堂”,结合各类群体特点,打造线上优质课程,丰富网络课程资源库,方便各级党员干部利用零碎时间开展学习,让学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确保主题教育不落一人、全面覆盖。同时,也要因人施教,对党员中的一些特殊群体,有针对性地采取办法措施,比如针对老年党员,可以做到结对辅导,送学上门,使得参与面更广更“聚人气”,让主题教育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