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习近平同志一到福建宁德赴任,就深入基层,听民声,察实情。调研开路,实干开局,“四下基层”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源起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四下基层”这一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35年来不断发扬光大,展现出非凡的实践力量。
“四下基层”彰显的根本立场、精神内涵、价值追求,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具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要深刻理解“四下基层”要义,认真践行“四下基层”要求,把“四下基层”弘扬在新时代。
“四下基层”彰显“人民至上”。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四下基层”最初设立就是为方便群众。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践行党的宗旨、矢志为民造福,是“四下基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我们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一往无前、无往不胜。前进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四下基层”彰显“群众路线”。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四下基层”给出了密切联系群众的路径、办法。群众在哪儿,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地落实,关键在基层,关键靠广大干部群众准确领会、真心拥护、团结奋斗。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就是在用实际行动,架起一座座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基层也是最好的课堂。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深入基层调研,“甘当小学生”“拜人民为师”,应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常态。
“四下基层”彰显“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四下基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民服务解难题。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对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才能切实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党员干部下基层时要强化问题导向,紧扣当前形势和工作任务,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找准群众关切的难点、堵点、痛点,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四下基层”彰显“实干为要”。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四下基层”既体现在实践中学,又要求在实践中干,务求实效,夯实发展根基。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实干要有真才实学,不能志大才疏。党员干部要笃实好学,增长真本领,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在实践中积累才干,切忌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实干就要埋头苦干,不能好高骛远。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只争朝夕、砥砺奋斗,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把“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传承好、弘扬好,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真心倾听社情民意,用汗水筑就百姓幸福,广大党员干部走到群众身边,必将走进群众的心里,必将开拓新的局面,必将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作者:姬航)